阅读历史 |

第 115 章 宋朝篇二(2 / 2)

加入书签

这事若发生在自家大将军的身上。

啊,狗生角还发光,那不是祥瑞吗?不正说明应该大赦天下或者进军匈奴了吗?为什么要把人外迁?

京师得淹成什么样,才能让长平侯府举家搬出去避水啊?那当然是选择带着仲卿和去病他们一起去监督其他人一起治理京中水患咯。

你们京师都淹了,还有时间关心别人住到哪里去?不治水吗?

听到天幕的狄青心态却比前朝其他人的心态平静多了。

习以为常了。

这理由又有什么奇怪的,比这更离谱的弹劾理由他又不是没听过。

【总而言之,如此这般,最终狄青无罪被贬,外放出知陈州。

上任不过半年,狄青便因嘴角生毒疮,病逝了。

而十一年后,那位北宋唯二还算有点强国强军梦的宋神宗格外怀念这位从未谋面过的宋朝名将,还将狄青的画像放进宫中,亲自书写祭文。

不过很可惜,虽然宋神宗自己雄心壮志,一心想要武力征服西夏,但是一方面国无可以运筹帷幄的主帅人选,另一方面宋神宗也错误地高估了北宋的军事效率,操之过急,最终获得灵州战败。

不死心的宋神宗又花费数年筑造永乐城,又因主帅派遣错误,屡次不听副将建言,数次贻误战机,最终导致永乐城守军全军覆没。

两次出击西夏都获得惨败,损兵六十余万,三年之后,宋神宗也抑郁而终了。】

听到自己最终还是因为这些可笑的弹劾被外放了的狄青直接心灰意冷了。

虽然天幕说十一年之后他大宋会出一位怀念自己,听起来还有几分斗志的官家。

可……

那个时候,朝堂之上的文官难道就会看得起自己了吗?

恐怕最终也只有一条贬谪之路在等着他吧。

而宋神宗一朝的文官们目光灼灼。

狄青被贬十一年之后?可不就是如今吗?当今不也正是格外推崇新法,可不就是为了对西夏作战做准备吗?

赶紧上书啊,没听见天幕说什么吗?说他大宋要伤亡六十万大军呢!

这仗绝不能打。

【所以说,宋朝之兵力孱弱,这所谓的“祖宗之法”是为其根源。许多人认为,自宋太|祖开始,宋朝便已经开启了重文轻武的史诗级战略决策,是为“祖宗之法”。

毕竟杯酒释兵权可是宋太|祖最知名的历史事件之一,仅次于黄袍加身。

杯酒释兵权其实是宋太|祖为了收归禁军兵权而做出的政治行为。

实际上,杯酒释兵权与许多人想象中不同,其实是一种经济赎买政策,即以土地和财务购买禁军首领手中的兵权,这也为后来有宋一代的将领普遍热衷于兼并土地的爱好埋下了伏笔。

懂了,其实你们赵宋后世子孙喜欢拿钱保平安的小习惯是祖宗遗风吧?】

赵匡胤拍案而起。

胡说八道。

他跟那些不肖子孙才不一样。

说谁重文轻武呢

?虽然他的确对武将有所提防(),但是他本人就是武将出身?()『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又怎么可能看不起武将呢?

他才没定过这什么重文轻武的祖宗家法,这是污蔑!

【而且,宋朝“守内虚外”的军事行为开端正是在太|祖朝。其实这也有一定的现实原因。北宋与前面的汉唐不同,还是遵循了五代旧例,定都于开封。而开封历来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所以若想捍卫首都,那必须在开封附近放置重兵把守,守内虚外是难以避免的结果。

从地理因素而言,开封是有其先天缺陷在的。

其实终太|祖一朝,一直有迁都的争论,只是最终还是妥协,没有选择迁都。

不过,放不放置重兵关系也不大,反正会有人开城迎接的。】

虽然开封易攻难守,可是自百年前开始,举国上下财政已然渐渐依赖江南之经济。

而若仅仅通过漕运,又如何能将江南之物资运送到长安或洛阳去呢?

开封已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然之前那些五代君主也不是傻子,为什么还是选择了建都于开封呢?

但是……

等等,什么叫有人会开城迎接啊?

【但实际上,宋朝的许多,譬如“守内虚外”啊,甚至于“斥地为敌”的光辉的祖宗之法的许多弊政来源,还得看我呆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

当然了,宋太宗还只是个开胃菜,宋朝的皇帝,那绝对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譬如宋太宗那位以一己之力玷污了整个泰山的儿子宋真宗。】

玷污了整个泰山?

什么意思?

等等,泰山?!

刚自导自演搞完所谓“天书”等祥瑞,准备大刀阔斧去封禅的赵恒:???

他爹不就是太宗吗?

难道天幕说的是他?

胡说八道,他有天命在身,怎么能说是他玷污了泰山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