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章 我的想法(1 / 2)

加入书签

在赵士程看来,蔡京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手段且没有什么道德负担的人物,他可以很从容地从一个阵营转换到另外一个阵营去。

这些年来,他并非只图给皇帝赚钱玩乐,他也是想做出一番大事业的,毕竟到他这个地位,财富权力都不缺,缺只是青史之名了。

但是,他继承王安石的变法,却没有继承到王安石的思想,他这些年来的改革,不但没有让大宋变好,反而飞速地衰退。

因为他的改革,很大一部分,脱离了实际,属于一种理想状态,比如兴学改革,用品德来取士,但“品德”这种东西太难量化,其中可以做手脚的太多太多,以至于改革之后,整个画宗年间,再也没有如仁宗、神宗年间那种群星璀璨、能出占据语文课本半壁江山的背诵天团存在了。

另外,他为了自己的权力,罢除了监督政府财务支出的“讲议财利司”来随意花钱,用“新盐钞法”来增加平民的消费税,说是裁汰冗官又没裁掉,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官职,节源把基层小吏的工资给节掉了,反而让小吏只能加倍盘剥基层。

至于被后世吹上天去的社会福利体制——哪怕是后世新中国,都不敢说免费供养六十岁以上老人,看病不花钱,下葬给墓地,这种事情,也就做做样子,以大宋如今的财政状况,根本不可能维持。

只是蔡京还是想继续,因为在他看来,法是需要试错的,只有在试验中去改进,他的盐钞法就是反复发新钱废旧钱地洗劫了商户好几次,才在近些年稳定下来。

所以,蔡京还想再试一试。

而赵士程只需要在蔡京的香料里加上少量的有机物,这种有机物蒸气带着淡淡的甜,多闻一会就头痛、头晕、乏力、咳嗽,再闻得多一点就呼吸衰竭,年轻人能多闻点,老年人,尤其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就有点难受了。

要把香送给蔡京就更容易了——泽园的高级香料重金难求,又有皇帝宗亲们亲自带货,早就垄断了所有的极品香料市场,带一波新品时尚潮流就足够了。

……

在赵士程的安排下,张叔夜很快就上书画宗,针对最近有流言说陛下要亲征的这个事情进行了语气强烈的批判!

有多强烈呢,就是把有可能说这话的官员一一点名,其中重点针对蔡京,觉得这事是因为蔡京而起的,毕竟就是因为他才会有出兵灭辽的事情,这个人啊,为了讨好陛下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陛下您千万要放亮了眼睛,不能听有的奸人瞎说,您就算是道君转世,但这战场上刀剑无眼,当年太宗陛下上去都没讨得了好,您不懂军事,过去也只是给人添乱,好好在宫里待站,画画修园子大家就都不说你了。

这话虽然在张叔夜口中经过了一番委婉润色,但确实不那么好听,以至于无论是皇帝脸色很不好看。

正好,蔡京生了病,告假不在,这次朝堂上的事情,便很快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上了汴京城的各种小报,蔡京想要怂恿陛下亲征的消息不径而走,让蔡京本就不好的名声雪上加霜。

蔡京知道这是又把自己当踏板,找个由头证明他没有同流合污,但这几日,王黼那小人却也太过猖狂,他还没死,就已经开始打听着想给他准备后事了。

这让他没法再退让。

于是又过了几日,蔡京上朝时,又被张叔夜提起此事,于是等张叔夜说完,便目露冷色,淡定地说起张叔夜这是不敬陛下,不敬太宗,大宋以武起家,□□太宗都是一统江山的能征善战之人,便是真宗陛下,也曾经亲自出征,领大军击杀辽国大将,与辽国定下澶渊之盟,后来诸帝不曾北上,也只是因为遵守盟约而已,陛下愿不愿意亲征,那是陛下的事情,何时轮到你一臣子做陛下的主了?

于是便是一番唇枪舌剑,张叔夜在辨才上自然是比不上蔡京,但立场很稳,不让皇帝出征是踩死了“为国为民”这事,旁边的王黼见张叔夜有些不支,便做中立状地帮了两句腔。

这本只是朝廷上一件常见的小事,但蔡京却敏锐地发现了机会。

皇帝似乎对亲征有那么一点点兴趣。

讨好陛下这点上,蔡京是专业的,他年纪渐长,也知道自己在朝廷里树敌颇多,一但致仕,怕是会有好大一场反攻倒算——在陛下继位之前,虽然也有流放驱逐政敌之事,但也仅仅是限于流放驱逐,而到他这里,不但要驱逐流放,而且还祸及家人,让其子孙不得入仕,可以说,他做的事情,已经突破了底线,成为公敌。

可惜随着他的圣眷渐稀,陛下已经松口,原本的敌党又开始入朝,虽然被他压制,可一但他离开朝堂,怕是要不了多久,蔡家便会遇到麻烦,那些改革,自然也是无根之木。

唯一的办法,便是立功。

联金灭辽,一开始,他也是反对的,但如今事已成定局,他当然不会再坚持先前的看法。

再者,若是能让陛下亲征,收复燕云——当然不必亲自去燕京,只要去黄河北边,做做样子,陛下以有收复燕云的美名,而他,也能如当年签订澶渊之盟的寇准那样,留下功劳清名,如此,那些清流就算动他,也不会太大张旗鼓,这也是为子孙计。

想通这一点后,蔡京便有意无意地提起了亲征之事。

说是亲征,他说动的,却是让画宗可以出门巡游。

作为皇帝,画宗从未出过京城,对有大好山河,自是有所向往,又听蔡京说只是离开京城几百里,都不用入河北地界,安全无忧,且事成了,自然是他这个皇帝亲征的功劳,若事有变,那当然就是臣子做战不利,毕竟皇帝在千里之外,怎么也牵连不到他不是?

这说得画宗颇为心动,当年□□太宗都亲征过,平定天下,真宗也有抵御辽太后的功劳,他素来以中兴大宋自居,还有什么比开疆拓土更能证明一个皇帝的成就呢?

看画宗有了意动之色,蔡京便没有再多说,他深知过犹不及,这位陛下,只要心动了,就总会想办法去做,若他能携大胜之势归来,那王黼之类的小儿,又哪里能再于他面前蹦哒,惹他心烦?

蔡京离开后,画宗忍不住问身边的宦官梁师成,问他如今大宋,比之大辽如何?

梁师成是何等机敏的人物,立刻道:“官家说笑了,如今我朝国势鼎盛,那辽国不过蛮夷,被金人都打入了京畿,已是破落家宅,吹一口气便要倒了,何德何能,与我大宋相提并论?”

这话说的好听,又很合理,画宗不由轻笑起来:“正是如此。”

……

画宗想要亲征的心动了,当然会有群臣反对,但反对的力度却没有多大。

一是画宗说了,不会出去太远,也就在五百里外的大名府附近晃悠晃悠,离战场还有千里之遥呢,二是如今太子已经十七岁了,只要留下太子监国,皇帝出去,后方还是稳定的。

三是如今还有很多人反对伐辽,如今陛下亲自动身,那朝廷里反对者们,当然就不敢再提这事了。

当然,反对声此起彼伏,虽弱却不绝,直到又有消息传来,如今辽国各地盗贼蜂起,尤其是上京、南京路一带,盗匪们掠民随行以充做食粮,各地起义之兵四起,辽国已经陷入了四处救火的困境中。

与此同时,辽国燕京路的汉民们为躲避战乱,大量涌入宋朝的河北路,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

辽国局面之差,崩坏之快,实在让大宋上下都没想到。

但很快,大宋上下兴奋起来,如今燕云局面如此困难,那么,宋军只要出动,沿途的汉人必定箪食浆壶来迎,大辽上下,肯定也是望风而降,再说了,燕云之地事关中原安危,现在机会近在眼前,他们不取,将来金人也会取。

在统一了目标后,大宋上下便开始运转起来,其中有些小烦恼,让蔡京很是头疼。

大宋的军队,分为驻京禁军与就粮禁军,大部分禁军都是就粮禁军,他们驻守地方,就地招募。

然本朝自南北通好以来,河北兵将,十无二三,养军的钱早就已经挪做它用,陕东诸路也是如此,西北军还得留下一部分防守西夏,如此,陛下亲征的话,就只能的动用京城的禁军。

但禁军早就不满额了,京城的禁军更是只有六万多人,一但调动,京城必然空虚……

蔡京和童贯讨论了这个问题,童贯是很不满意的蔡京怂恿陛下亲征来抢他功劳的,于是强烈反对。

但这问题被画宗很容易地解决了——禁军当然是要跟着他了,至于京城空虚,那又有什么关系?还能的有人直接越过河北打到京城不成?

再说了,太子监国,要禁军做何?

于是这事情便敲定了,绝大部分禁军,由画宗带走,北上大名府,亲征辽国。

……

“这,看来你的‘龙气之说’没甚用处。”泽园之中,林灵素拈起一枚黑子,落在棋盘上,“离你想要的效果,似乎还差的远。”

“不,恰恰相反,能有如今的结果,我已经很满意了。”赵士程微微一笑,拈起白子,在手中也不放下,“若他们全按我的计划进行,那才是不合理。”

“可,若诸龙不随大龙而去,你岂非是白忙活一场?”林灵素疑惑地问。

赵士程微笑着落下一子:“一座无人防守的京城,随不随去,有区别么?”定也是望风而降,再说了,燕云之地事关中原安危,现在机会近在眼前,他们不取,将来金人也会取。

在统一了目标后,大宋上下便开始运转起来,其中有些小烦恼,让蔡京很是头疼。

大宋的军队,分为驻京禁军与就粮禁军,大部分禁军都是就粮禁军,他们驻守地方,就地招募。

然本朝自南北通好以来,河北兵将,十无二三,养军的钱早就已经挪做它用,陕东诸路也是如此,西北军还得留下一部分防守西夏,如此,陛下亲征的话,就只能的动用京城的禁军。

但禁军早就不满额了,京城的禁军更是只有六万多人,一但调动,京城必然空虚……

蔡京和童贯讨论了这个问题,童贯是很不满意的蔡京怂恿陛下亲征来抢他功劳的,于是强烈反对。

但这问题被画宗很容易地解决了——禁军当然是要跟着他了,至于京城空虚,那又有什么关系?还能的有人直接越过河北打到京城不成?

再说了,太子监国,要禁军做何?

于是这事情便敲定了,绝大部分禁军,由画宗带走,北上大名府,亲征辽国。

……

“这,看来你的‘龙气之说’没甚用处。”泽园之中,林灵素拈起一枚黑子,落在棋盘上,“离你想要的效果,似乎还差的远。”

“不,恰恰相反,能有如今的结果,我已经很满意了。”赵士程微微一笑,拈起白子,在手中也不放下,“若他们全按我的计划进行,那才是不合理。”

“可,若诸龙不随大龙而去,你岂非是白忙活一场?”林灵素疑惑地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