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4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5(1 / 2)

加入书签

【首先,我们从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说起。】

【前面说过蜀汉的蜀锦(),东吴的船队和水战⑵()⑵[(),今天我们来说魏国的“建安文学”。】

【“建安”,是年号,不过不是魏武帝曹操的年号,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如同“建安七子”属于曹魏政权一样,汉献帝是个傀儡,掌权的是曹操。在曹□□后,曹丕直接篡汉建魏,不过做的比较委婉,让汉献帝“禅让”。】

“禅让?”

刘邦一听到这两个字就来气,又是禅让给男宠,又是禅让给大臣,后世的狗皇帝怎么会是他的子孙?怎么会是!

但是他也知道,汉献帝与禅让男宠不同,是被权臣威胁。

知道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真是废物!”

刘邦嫌弃地看一眼刘盈,怀疑这么弱的汉献帝是刘盈的后代。

在被吕雉冷冷瞪了一眼后,突然释怀。

罢了,吕雉挺好的,他宁愿是厉害太后掌权,也不愿意直接被大臣篡位!

【“建安文学”指的就是汉末到魏初这一时期的文学。】

【“建安文学”被称为华夏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在历史上也有“建安风骨”的美誉。】

刘彻冷笑连连。

“建安风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风骨吗?”

如果不是时空不对,遇到那汉献帝,刘彻宁愿亲自杀了他!

【在此之前,文学作品大都偏重政治意义,或为教化百姓,或为规劝统治者,或为吹捧帝王。只有到了建安文学,才真正实现了文学的自觉。简单地说,直到这一时期,文人的作品才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

【“建安文学”以“建安七子”为代表,“建安七子”是指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年间七位著名文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因其皆曾居邺城,亦称“邺中七子”。】

【具体的就不介绍了,很多UP主讲解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咕咕自认讲没法讲解的比其他UP主更生动,今天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力来说。】

朱元璋感到不可思议:“很多人讲解,这魏晋时期,还有很多文豪?”

身体好了点的朱标坐在特制的轮椅上,提示父皇:“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每个人都挺多故事。”

朱元璋被提醒的想起来也不喜欢:“一群疯子,有什么好喜欢的。”

在最重视规矩的朱元璋眼里,既不事生产也不擅长经略朝政,尤其是这些人个性都很跳脱,在他眼里属于“刺头”的那一类。

【三国时曹魏有“建安七子”,后来魏晋有“竹林七贤”,这其中有不少就是前后相承,比如“建安七子”里的阮瑀就是“竹林七贤”里阮籍的父亲,而后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阮瑀更有才名。】

【阮咸和阮籍是叔侄,侄子阮咸更擅长乐器,发明了一种乐器“阮咸”,也就是现代的“阮”,这也是唯一一种以人名命名的华夏传

() 统乐器。】()

【所以后世在画《竹林七贤》时,通常让阮咸抱着阮,就是这样。】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天幕特意放出“阮”的图片,扶苏恍悟:“哦,这种圆形的琵琶啊。”

在秦汉及以前,琵琶是很多弹弦乐器的统称——长柄的、短柄的、圆形的、梨形的、木面的、皮面的、弦数多一些的、弦数少一些的,都叫做琵琶。

“琵”和“琶”原本就是表达弹奏手法的两个动词:“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换言之,“琵”和“琶”就是现在右手指法中的“弹”和“挑”。

在早期的演奏中,凡以“弹”和“挑”作为主要演奏手法的乐器,概称为“琵琶”。当时的琵琶,可以说是一个大家族,弹奏方法也与现代有些不同。

比如现代的琵琶一般是竖着抱,但是看敦煌壁画就知道,里面的琵琶都是横抱,在很多古画也能看到。

武曌看着天幕上的阮,觉得有些眼熟,想起了自己得到过的一件古董:“阮的确是阮咸发明的,应该是根据琵琶发明的。”

上官婉儿突然看着武曌一笑:“陛下,还记得您的巴蜀铜器吗?”

上官婉儿冲着武曌俏皮地渣渣呀,武曌突然轻轻一拍椅子扶手:“朕想起来了!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发现了一件铜器,就是这样,身正圆似琵琶,当时的太常少卿元行冲认为,‘此阮咸所作乐器也。命易以木,弦之,其声亮雅,乐家谓之阮咸。’,后来‘阮咸’就在大唐重新流行起来。”

大唐对音乐很包容,有汉人的乐器,也有胡人的乐器。

就算古墓里的铜器不是阮咸,重新流行起来也没什么,后来宫中的宫廷乐队里就多了一样来自魏晋的“阮咸”,民间也受到影响,开始流行。

到天宝年间,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的标题为《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很明确地描写了听“阮咸”的过程,说明在大唐已经比较普及。

【宋朝以后,阮声渐衰,曲谱失传,声音清脆悦耳,高亢明亮的月琴、柳琴等与阮形制相似的乐器开始出现并逐渐取代了阮的伴奏伴唱地位。】

【唐朝的阮形制是最成熟也最规范的,但是华夏本土已经失传,目前现存最完整的唐制阮是现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的螺钿紫檀阮。】

刚刚为自己传播发扬“阮咸”的武曌还没高兴几l秒,就听到最完整的唐制阮又存在日本……

武曌语气淡淡:“朕记得有一柄大唐的琵琶也存在日本?”

上官婉儿收敛笑容,恭敬道:“是的,大唐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也是后世仅存的一柄五弦琵琶,是孤品。”

武曌:“哼!”

太平公主语气不满:“还是李隆基赠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赠礼,也藏在这个正仓院。”

“不满有什么用,不想被别人抢走,就自己抢回来。”武曌冷冷道。

太平公主微微一愣,眼神有些晦暗。

母亲这话,让她抢的,到底是这藏于日本的阮和琵琶,还是

() 李隆基的皇位?

【可能有人要问,现代的“阮”不是还有低阮、中阮、小阮、大阮等系列“阮咸”吗?那是建国后,在1949年我国组建了民族乐团后,音乐家重新改良的。】

喜爱舞文弄墨的赵光义对乐器也有点爱好,听到这里又是一阵哀叹:“宋朝以后衰落的?又是那元朝?”

赵匡胤淡淡瞥了一眼弟弟:“蒙古人好战,重要工匠和医者,对音乐这种很可能完全没兴趣。”

赵光义:“哎!”

赵匡胤看着他这怂样就来气:“长吁短叹算什么本事,有本事打赢蒙古人!”

赵光义立刻来了精神:“对!皇兄,你多给我点兵我练练,我经验多了以后就能打蒙古人了!”

话音一落,满朝武将齐齐紧张地看了过来,连文官也紧张了:国库不丰,无论是打败仗还是赔款都赔不起!

赵匡胤比官员还紧张,这可是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宋,他完全不想二世而亡。

最后赵匡胤用一个字回复:“滚!”

【除了抱“阮”的阮咸,我们还能看到弹奏古琴的嵇康。】

天幕放出后世作的“竹林七贤”画像,只见竹林之间,七名长发男子或坐或立,或怀抱阮咸,或抱着酒坛,或抱着古琴,或拿着书本,或举起酒杯,沿着一条蜿蜒而过的小溪,展现魏晋名士的风流气度。

有人感叹后世的画技精彩,也有人注意到了人物的模样。

曹操一对比就更郁闷了:“为何把那竹林七贤画得如此俊美,把操,把我们都画成女人?”

李世民奇怪:“竹林七贤都如此俊美吗?我怎么记得刘伶长得很丑?”

长孙皇后脸色微红:“那竹林七贤,怎么像是没穿中衣的模样……”

她也记得,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裸奔的,怎么要么露出胸口一大片,要么直接袒露胸怀……

虽然怪好看的,但是好像更适合私底下看,这大庭广众的,看得……更清晰了!

“观音婢不许看!”李世民终于反应过来了,看到细节,连忙去捂长孙皇后的眼睛。

长孙皇后笑着躲闪:“迟了,已经看到了!”

“看到了也不许看!”李世民有些气急败坏,大臣们没眼看,抬头看天,低头看地,就是不看帝后。

至于心里嘀咕的,也不在少数。

“不知道夫人是不是也在家看得起劲……”这一次,轮到房玄龄吃醋了。

【说起古琴,就不得不提嵇康死后古琴名曲《广陵散》失传的事,据说现在流传的《广陵散》是嵇康的外甥袁孝己在门外偷听记下来的一部分,只学会三十二拍,他自己又续了八拍,成为完整的《广陵散》。】

【也有说是隋朝宫中乐师重新谱曲编译的。我们现在听到的《广陵散》到底是不是嵇康当年所作的那首,或许只有嵇康自己知道,这也成为了千古遗憾。】

已经被抓的嵇康,在刑场上,刚对刽子手提出最后的一个要求,就是

弹一曲《广陵散》为自己送别,就听到天幕提到了自己和自己的曲子,一阵仰天大笑:“哈哈哈哈,你们今日有耳福了!可以听一下正宗的《广陵散》!”

刽子手看到汇聚过来的百姓,其中有不少世家的车马也靠了过来,紧张地找监斩官商量:“要不,先让他找个徒弟传授一下?”

让文化失传,感觉罪过很大啊。

监斩官也拿不定主意:“先等等,我派人去请示陛下!”

【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和阮咸七人。】

【大家对“竹林七贤”的放纵不羁可能印象更深,但这同样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建安七子”是可以参政的,以曹魏对名士的看重,当时在军中都兴起名士风流,为什么“竹林七贤”仿佛只能天天裸奔醉酒不务正业?】

曹魏末年,司马昭已经独掌大权,正是明目张胆朝堂关系紧张的时刻。

听到天幕说起“时代背景”,大臣们齐齐一阵肃然。

皇宫中,司马昭瞥向傀儡皇帝,冷笑一声,完全不把对方看在眼里:“哼,我倒要看看如何评价我司马氏!”

【这就得说一说时代背景——司马懿发起“高平陵事件”。】

【司马懿在少帝曹芳、执掌大权的曹爽等宗室和高官在高平陵祭祀明帝曹叡时,发动政变,且获得胜利。曹爽和朝廷高官一起被灭,当时称之为“天下名士去其半”,司马懿分权给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师废曹芳为齐王,立曹髦。】

“天下名士去其半!”曹操大营中,一群谋臣齐齐开骂,“司马氏竟然做得如此残忍!”

许攸怒而拍桌:“这岂不是整个朝堂都给杀光了?杀光了他用谁?”

郭嘉悠哉悠哉:“没听到吗,用儿子。”

荀彧阴森森:“司马氏可是个大族,难怪不担心没人。”

曹操听得眼里杀心不断。

这被杀的曹家人,可都是他的子嗣!

【曹髦是曹丕的孙子,擅长诗文,创制了九言诗,传世文章有《伤魂赋并序》《颜子论》等。还有已失传的《春秋左氏传音》。同时精通绘画,有一种说法说他是华夏第一位成为画家的皇帝,唐朝张彦远在自己的《历代名画记》列曹髦的画为中品,可能在唐朝时还有他的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髦继承了曹家的才华,是文学艺术素养比较高的皇帝。但是他不是同样爱好文艺的宋徽宗那样的软柿子,想要起兵反司马,被太子舍人成济所杀,年仅19岁。司马昭又立曹奂为帝,这一次严防死守,曹奂只是个傀儡皇帝。】

曹丕听到是自己孙子被杀,目眦欲裂:“这太子舍人该杀!”

太子舍人初设置于秦朝,是执掌东宫宿卫的,后来也兼管秘书、侍从之职。太子舍人至宋辽时期历朝历代都有设置,魏晋南北朝自然也有。

自汉朝开始,帝王会专门挑选选择德行高尚之人任太子舍人之职,目

的是陪伴在太子身边影响太子,曹魏依然延续了汉朝制度。

如此亲近的近卫弑君,这是背叛!

.

“成济不过是司马昭弑君的替死鬼罢了,后来成济两兄弟还是被司马昭推出去斩杀以平息众怒,却没有牵连家族,足以说明司马昭不过是早有预谋。”对魏晋比较了解的李世民跟大臣们也聊了起来。

“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到司马懿孙子司马炎时期,魏元帝曹奂“禅让”,建立晋朝,史称“晋武帝”,也就是西晋。司马炎正式灭了东吴和蜀汉,加上曹魏,可以说三国都是终结在了司马炎手中,这也就是传说中的“三家归晋”。】

这一下,正式听完了全过程的魏蜀吴三国齐齐恨上了司马氏。

曹操:“司马炎,好一个司马炎!真是狼子野心!”

刘备:“连灭三国,手段厉害!”

孙策:“连曹贼的后人都败在司马氏手里,果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然后谋臣们齐齐发言:“主公,联合起来,先灭司马!”

【大家看,这是不是与曹操曹丕当年的作风很像?】

【曹操抓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