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天降猛才于大秦之猜猜我是谁!》(2 / 2)

加入书签

他确实没时间了。】

“娘亲,仙幕一直说始皇要死了吗?”咋乍一听孩子的话,娘亲连忙一把子抱住孩子,“怎可乱说话,小心被听着抓走哦。”

小孩儿吓得连忙捂住嘴巴,双眼滴溜溜地转动,随后他小声地在娘亲耳边道:“娘亲,始皇陛下……”

身着布衣的妇人眼帘下垂,轻叹道:“娘亲……娘亲也不知始皇陛下是不是会同仙幕说的那般五十即逝。”她相信看到仙幕的咸阳应当有所行动,但若是始皇真五十而亡,那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也说不定。

【后世几乎每个了解秦始

皇嬴政的人都会想说一句:我们那帅气迷人的老祖宗嬴政,不就是要一颗长生不死药怎么啦?给他啊!

让他每天带着臣子九九六,有时间慢悠悠的发展大秦,不要急于求成,让大秦的百姓过上‘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的神仙日子可好?

再给始皇一面世界地图,让大秦的旗帜插遍地球每个角落,让华夏旗帜在地球飘扬,让地球都讲中国话!扭转两千年后身为大国却被以往看不上的夷族按在地上摩擦的耻辱,让他的后世子孙不用再吃需要学外夷话的苦。

其实博主并不仅仅是想讲给你们听,若是可以博主想告诉三十九岁刚一统天下的始皇陛下:守土奈何?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和,合其亲则喜。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用之以力。德道相辅,重在于利。同天下之利者,天下和服。

亦如两千年后伟人所说的团结一切你可团结的力量,铸造共同利益,向万世永昌进发!】[1]

“呼…”仙幕一讲完此时的天下臣民皆重重的呼出心中的热气,实在是仙幕讲的太精彩,让很多人憋着一口气听完只觉得鲜血沸腾忘记呼吸。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瓦房内,一群身着儒衫的中年人看着仙幕,其中一人叹道:“以往吾只怨恨于大秦的铁骑灭我国君,夺我国土。听仙幕言始皇一统

十一年后秦末六国复辟心中也只有欣喜,欣喜于始皇逝世,欣喜于可复辟故国,可……”发须皆白的老者羞愧的红了脸,好似不想在说下去。

“可吾等皆忽视那在底层受苦的百姓。”有人替他补充道,“我等与那些一心想复辟旧国想建功立业的士族将领无任何区别。”

“圣人言民为国之根基,为政者当爱民、敬民、惠民。上好礼义信,民莫敢不敬、莫敢不服、莫敢不用情。但…”所言的这一切现如今看来不过是觉得可以维护君主权势罢了。孔鲋看向仙幕,“但仙幕所言却是另一番景象。”为民不仅是维护君主统治与国家长治久安,而是因为那些民也是会在夜晚思乡思父母祈祷太平,甚至睡觉都不得安稳的人。

他抬头看向下首的中年人:“不知叔孙通在咸阳可有传回消息?”

被问到的人答道:“自《六国》篇章结束,咸阳的探子屡屡看到百官深夜

从咸阳宫中出来,应当是在商讨如何解决仙幕所言的困境。而通传回的消息证实咸阳宫正马不停蹄的在商讨方法。”

大厅内,一众儒生注视着孔鲋,就像忠诚的士兵在等待将领发号施令。

“世治则助之行道,世乱则独治其身。吾曾以不用之学不仕秦,遣叔孙通入秦,其为儒生却以法仕秦,官至博士,能见时变。”孔鲋望着那一双双灼灼的眼睛叹息,“今仙幕降世,点明时势,世治不远矣。”

听到这里,那一双双眼睛中皆映出激动之色。仙幕点明时势时他们就在心中演示应当如何治世,而今终于到他们实践了吗!

此时远在咸阳的叔孙通自然不知道他的师父孔子八世孙孔鲋正因为仙幕的话得出世治不远矣的推论来。

但知道了他也不会惊讶,因为早在大秦一统前有人惋惜他师父修文乃‘修当身不蒙其荣,百姓不获其利’的无用之业。他师父就说过‘今天下将扰扰,终必有所定。修武以助之取,吾修文以助之守’这等不随流俗、知权变的推论。而后续的发展果然同他师父说的那般大秦一统。

若是叔孙通知道了定会内心骄傲的同时表现的极为淡定,毕竟他的师父博通经史,善论古今,能推断出这些也是正常嘛。

当然也有叔孙通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他的师父在始皇焚书坑书时‘将书先藏之以待其求’众多书籍藏于祖堂壁中,带弟子百余自隐于嵩山。当西楚霸王一把子烧掉始皇存档在阿房宫的百家书籍时,留下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孔壁古文’的传说。

比如他的师父在陈胜军兴时因‘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率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劝陈胜兴霸王之业获得陈胜赞许,但因陈胜觉得儒生不懂军法而不听劝,果败。仅呆六十天,便知不同则不相为谋以‘目疾’为由离去,带领诸弟子隐世书写《孔丛子》一书。

师徒两人皆是不随流俗、知权变之人,比如孔鲋也没想到未来自己的弟子会在坑完秦二世得到后人‘秦之亡,亡于赵高,实亡于叔孙通一言。’的评价后连夜跑路,虽然这话可以说无稽之谈,但也能说明叔孙通的厉害之处。先后转投项梁,楚怀王、项羽等人,最后摇身一变投靠汉高祖,并且在汉高祖一统天下后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被尊称为汉家儒宗,后世戏称‘不

倒翁’。

不仅儒家在思考此时入仕的可能性,墨家钜子、农家许氏、名家公孙等人皆在思考入仕的可能。

时势需要他们那些半夜思乡的百姓也需要他们。

【或许你们会觉得博主是不是偏题。不是讲秦末的造反红利?不是应当讲谋圣张良如何出奇制胜?为何讲起士族将领的激动,为何讲起百姓的艰难?明明韩大将军也是处于秦末,但博主从未讲到这里?

因为刚才所讲的正是‘人心’。】

“人心?”咸

阳宫中二十公子砸吧着眼睛,满眼迷蒙,“父皇,仙幕方才讲的东西是有什么不一样吗?”两颗门牙的掉落让小家伙说话有点含糊,不过听是绝对没问题的。

在他身后,几个同他一般大的小公子也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始皇,他们现在算是看明白了。他们的父皇根本就不嫌弃他们的问题傻不傻,并且非常乐意同他们讲解这些。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不能辜负父皇的期待,要同父皇多多互动啦!

被小儿子们用期待眼神注视的始皇内心涌起一种慈父般的神奇感觉,察觉到这种情绪,始皇沉默片刻……然后把它掐灭。他仍旧冷静道:“以士族将领的激动对比映衬出百姓之艰难。更能调动观看者的心境变化,让其视线下移到百姓,同情之心产生便会想为民入仕,为民谋利。”

小公子们似懂非懂,又好像真的懂了。

始皇也不计较,他这几个小儿子是真小,毕竟……

始皇沉默,仙幕言他一统十一年后逝世,他除了遍寻名医,好似也无力改变。主少国疑他也不敢想未来皇位能传给小儿子们。

【在韩将军的篇章你会发现他所展示除了的全部是需要智商的东西,如果说韩信智商值爆表,情商全捐给智商,情商值连及格线的标准都达不到。那张良就是情商智商两开花的杰出代表人物。

后世许多普通人无人敢称自己能做到韩信屡战屡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绩,但却屡屡觉得自己就像下一个谋圣张良。因为张良所做的就是揣摩人心,以至于有人觉得他有何了不起,揣摩人心谁不会?

相比较韩大将军全身心投入打战。张良做的就是对人心的把握,谋己、谋人、谋众,最终做到谋

天下,张良都做的格外出色,故而才被称之为谋圣。】

而领悟到仙幕真实意思,被仙幕调动起想入仕冲动的墨家、名家、农家等人:……所以他们这是被仙幕溜了??

不过被仙幕溜了又如何,仙幕展示与他们的百姓流亡却是真实的,时势需要他们一同参与进来。

至于判断出世治而觉得入仕时机到达的孔鲋:……望着一堆偷偷望向他的儒生,孔鲋目不斜视。

他才没有被仙幕所展示出来的‘人心’所控,没有!

【大秦破产后,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终于破开。众多小公司纷纷成立,企图成为下一个可以垄断整个市场的人物。这时候我们离开历史记载十年之久的张良.人生操盘大师.无产阶级好友.谋圣也终于从窝中走了出来。

张良的人生若是可以分段,年少灭国和刺杀始皇是第一阶段。张良拾履开始到辅立强汉应当是他人生的第二阶段,因为这一阶段他看遍人间冷凝,积累对世界的认识和践行检验《六韬》。

有人言可能没有老翁,扔下去的也不是靴子,而是冲动与执念,家学渊源让张良懂人心,终成谋圣。但既然你看到了现在,其实也应该发现,张良还是从前那个少年,从未有两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二十多岁韩国灭亡,三十多岁刺杀秦王,四十多岁大秦破产。张公子的执念从未放下,即使遇见汉高祖也没有放下。一心想光复故国的张良知道他的机会来了,实现执念复辟韩国不再是梦!】

“嘶……”天下黔首齐齐深吸一口凉气,“不说俺邻居四十多岁都死了大半年了。就说我吧,现在四十二都当爷,半只脚都跨进地里了,这人竟然还想建国?”

张良的想法大多数的黔首们自然不理解。但士族们却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国仇家恨,灭秦复国也是为报答先王的提携照顾之恩,有何难以理解?”旧韩士族在仙幕说出谋圣五世相韩时就知道他是谁了,毕竟曾经也是一起谋划过的人,故而张良的想法他们再熟悉不过了。

【造反红利下张良自然也不落

r />

但……

有些人的领导能力是天生的,而有些人注定适合当个人才,猛才,比如我们的谋圣张良。张良在拉扯起创业团队之后只觉得孤木难支,势单力薄,自觉无法在秦末造反的风暴中立足。

张良也不二话,立刻拉上自己的创业队伍,准备去找他在留地暴风雨般速度发展的景.天使投资人.驹。也就是传言‘三户亡秦’中第一种说法的屈景昭三大户中的第二户景家人。

令张良没有想到的这路上还遇到个一起造反的竞争对手。

初次见到这人的张良定不会想到,这个竞争对手在未来会认可他不受理解的创业计划,他们会成为知己一般的存在。

这个竞争对手在未来会为他打下十几城,并且以十几城为‘聘’只为换取他一时的留守身边。

这个竞争对手会在未来一统封侯时,其他功臣最高不过封食邑一万户,而他是一骑绝尘的食邑三万户!

他甚至为这个对手发出‘汝殆天授!’的绝世之叹。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名垂青史的‘君臣CP’即将现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