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 章 环环相扣(1 / 2)
这广袤大地之上,林立着诸多国家。
然而,若论及令人心生敬畏的御史言官,恐怕唯有大秦方可称得上如此。
其馀各国的那些所谓御史言官们,不过是权贵们手中随意摆弄的棋子罢了,着实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笑柄。
单就当前局势来看,这寥寥数位御史言官,其背後显然有着他人暗中操控的痕迹。
倘若他们一心只为大秦着想,心系朝堂安稳,那麽嬴政兴许还能够容忍他们直言进谏之语。
可偏偏事实并非如此,这些人竟是出於一己私欲,受人指使前来与自己的亲弟作对。
对於此等行径,嬴政又怎能轻易姑息?
此时此刻,这几名御史言官的内心早已被绝望与悔恨所填满。
想当年,身为言官的他们也曾毫不畏惧地向许多人直抒己见,揭露种种弊端。
但却从未曾遭遇过今日这般局面,最终还是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只见陆尘微微转头,朝着殿外高声喊道:“辛胜统领何在?烦请进来一趟!”
不多时,辛胜便快步走进殿内,躬身行礼道:“末将在此,听候公子吩咐。”
陆尘神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辛胜,缓声道:“有劳辛胜统领将这几位御史大人暂且带下,待稍作休整後派人送至邯郸大营。”
“此外,本君将会亲自撰写一封书信,届时还望统领代为转交於任嚣将军,由他妥善安排这几位御史大人之後的去处。”
说罢,陆尘轻轻挥了挥手,示意辛胜照办此事。
“诺!”辛胜闻令后毫不犹豫地高声应道,旋即他身形一闪,迅速带着十几名身经百战,气势凌厉的锐士如疾风般冲进了大殿之中。
只见辛胜目光冷冽地扫过在场的众人,最後定格在了那几名御史身上。
他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略带讥讽的笑容,朗声道:“几位大人,这武安君麾下的邯郸大营,乃是我大秦最为精锐之师,无数锐士梦寐以求想要投身其中却苦无门路。”
“不曾想,这般难得的机遇竟被几位大人给撞上了,想来日後各位大人必定是福泽深厚啊。”
话毕,辛胜手臂一挥,身後的那些锐士们便如饿虎扑食一般冲上前去,不由分说地将那几名御史牢牢架住。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陆尘缓缓转过身来,面向殿内的众多大臣。
他的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但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反而透着一股令人难以捉摸的深邃之意。
只听他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诸位莫要见怪,这几位御史大人忠心耿耿,报效国家之举,真可谓是日月可鉴呐。”
“他们的这种精神,着实值得我们每一个身为大秦臣子之人好好学习效仿。”
“倘若哪一天在座的诸位大人也能拥有像这几位一样的报国之志,尽可以直接告知於本君。”
“届时,本君定会毫不迟疑地上书启奏大王,以成全诸位大人的一片赤诚报国之心。”
陆尘这番话说得云淡风轻,然而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却是不言而喻。
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无论是位高权重的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的文臣武将,皆能从他的话语当中体悟出那隐藏极深的弦外之音。
之後若是还有谁敢暗地里耍手段,暗中针对我,就别怪我手下无情了!
今日这几位御史便是最好的例子,权当是杀一儆百,让尔等引以为戒!
待众人领会到这番话背後所蕴含的深意后,无一不是瞠目结舌地望着陆尘,眼眸里流露出深深的敬畏之情。
要知道,於这朝堂之上,陆尘身为大秦的武安君,其地位可谓尊崇至极,无人能够与之比肩。
然而此前,人们总觉得他毕竟太过年轻,尚不谙熟诸多朝堂权谋之术。
可如今观之,却是自己等人想得过於简单了。
陆尘的心计远比他们想象得更为深沉和缜密。
“到底还是低估了武安君在大王心目中的份量呐!”有人不禁喃喃自语道。
“这几个不知死活的御史,也算是为自身的愚钝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另一人附和着说道。
“不过话说回来,这几位御史乃是扶苏那一党的人物,如此一来,我们此行行动的目标倒是达成了。”又有一人接过话头分析起来。
“不错,接下来只需全力为胡亥公子筹谋运作便可。”
此时,赵高站在一旁,心中暗自思忖着,同时看向陆尘的目光亦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忌惮之意。
就在这个小小的插曲过後,朝堂之上除了关於国事和政务的启奏之声外,再无其他嘈杂之音。
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规矩,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而此时的陆尘,则正襟危坐於武臣队列的首位,面色沉静如水,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岳,静静地等待着朝会的结束。
他那深邃的目光偶尔扫过朝堂上的众人,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微闭双眼,养精蓄锐。
终於,嬴政那充满威严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好了,今日的朝会便到此为止,诸位若是无事,就先行退下吧。”
随着这声令下,整个朝堂彷佛松了一口气一般。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蒙武却突然站出来说道:“启奏大王,臣有一事启奏,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请大王移步详谈。”
嬴政闻言,微微眯起双眸,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神迅速扫过蒙武,而後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应允。
紧接着,他大手一挥,示意朝会就此结束,然後缓缓起身,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後殿走去。
看到嬴政已经动身,赵高赶忙扯开嗓子高声喊道:“大王有诏,百官散朝!”其声音洪亮,响彻整个朝堂。
听到赵高的呼喊,百官们纷纷躬身行礼,齐声高呼道:“臣等恭送大王。”
他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嬴政离去的身影,直至消失在後殿的门口。
待嬴政走後,蒙武快步走到陆尘身旁,伸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压低声音说道:“我先去找大王了。”
说罢,也不等陆尘回应,便匆匆忙忙地朝着後殿方向赶去。
而就在这时,一直在秦始皇身边侍奉的赵高,如同鬼魅一般悄然地来到了陆尘的身边。
只见他迈着轻盈且无声的步伐,彷佛生怕引起旁人的注意。
“拜见武安君。”赵高恭敬地对着陆尘躬身一拜,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
那笑容让人感觉虚伪至极,彷佛隐藏着无数不可告人的秘密。
陆尘缓缓回过头来,用冷漠的目光瞥了赵高一眼。
对於这个赵高,熟读历史的陆尘自然对他毫无好感可言。
此人其貌不扬,看似平凡无奇,但实际上却是个心思缜密,阴险狡诈之徒。
而且,赵高向来不以出众的才能或品德着称,他只是在秦始皇身边充当着一条摇尾乞怜的走狗罢了。
尽管如此,赵高始终都未曾有过僭越之举,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地位和形象。
然而,陆尘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个看似恭顺的赵高,在历史上可是臭名昭着的小人。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正是因为他的种种恶行,才导致了历史上庞大的大秦帝国最终走向衰败与灭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秦帝国就是毁在了他的手中。
“难不成这次针对我的弹劾之事,也是他在背後指使的?”
陆尘心中暗自思忖道。
念头一闪而过,瞬间便洞悉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阴谋。
不过,表面上他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丝毫看不出内心的波澜起伏。
“赵大人此番前来,不知有何指教啊?”
陆尘语气平静地问道,眼神依旧冷漠如冰,紧紧地盯着赵高那张令人厌恶的脸。
“今日御史言官弹劾,不知武安君对此事作何看法啊?”赵高一脸严肃地看着陆尘,那表情彷佛此事关乎国家存亡一般重要。
陆尘坐在椅子上,微微耸了耸肩,没好气儿地回了一句:“还能怎麽看?当然是坐着看呗!”他这漫不经心的态度让赵高心中一阵恼怒。
赵高原本以为自己抛出这麽一句话后,陆尘肯定会按捺不住好奇心,顺着自己的话头追问下去。
这样一来,他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话题引向深处,逐步揭示出那些御史背後之人的身份。
只要陆尘被他牵着鼻子走,最终必然会对扶苏产生不满和怀疑,从而站到扶苏的对立面去。
接着,再稍加引导,便可让陆尘转而支持胡亥,如此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然而,陆尘却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这让赵高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但赵高毕竟老谋深算,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继续面带微笑地问道:“不知武安君心里可曾有所猜测,此次弹劾之事是否有人在暗中操纵呢?”
陆尘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脸上露出一副十分愤怒的神情,似乎对这种幕後黑手的行为感到异常愤慨。
他瞪着赵高,大声问道:“是谁竟敢如此大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