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32. 大宋反派(153)一更 大……(1 / 2)

加入书签

大宋反派(153)

这一天,好些人一早起来都觉得懵了。

因为城门大开,却没有守城卫。

街道上有车马辚辚的痕迹,再联想到昨晚上的声响,大家都有猜测。

之前只听闻说雍王回京了,虽然谁都没见到人,但这消息应该没假。大家还都眼巴巴的等着,等着宫中怎么一番说辞,最后怎么登基怎么册封呢,结果等了几日,今儿一早,整个都城都像是空了一样。

以前热闹的雍王府门口还是有许多人等着,但王府的门上贴着封条。哪怕没有一个人守在门口,可也无一人敢靠近。

封条一贴,这就证明王府没人了。

这是说,人走了——就这么什么说法都没有的走了?

那这是什么意思呢?

是啊!这是什么意思呢。府衙的大人们也无人看管了,还你们自由,可以随意了。

宫里还是有侍卫,这些侍卫到底是效忠于官家还是雍王,现在没法分辨。反正结果是宫门按时开启,谁要是说要进宫,随意!一切章程照旧。

连各位大人的府邸的禁军也撤了,府里没受骚扰,除了这一年都不得自由之外,并没有如何。

刚开始,一个个的都是小心翼翼的探出头看看风向,紧跟着觉得安全了才真的出去。

这一出去,看到的京城仿若没变,又仿若变了。

官家还在宫里,可人心却惶惶。

很多人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好似雍王府一走,主心骨就没了一样。

宋宫里,赵祯在病榻上,皇后亲手捧了汤药递过去,什么也没说。

这小一年了,天下什么样儿他们全然不知。在这宫里什么也没断,跟之前并无二致。只是日日惶恐,夜夜惊心,便是有猫儿在窗外闹一声,也能吓的人一个激灵。

这大半年,官家的身体一日好,一日不好的。

曹皇后也知道,这是惊惧忧思所致。

赵祯接了药碗,才要喝呢,外面响起急匆匆的脚步声。赵祯手里的药碗一下子掉了:“是雍王回来了?”

“官家——雍王走了——雍王府空了——京城中的人马却都撤了……”

一夜之间,撤的干干净净。

皇后愣了一下,心里叹气,而后指了伺候的人来捡地上的药碗碎片。

雍王回来过,又走了,这是什么意思呢?

赵祯起身,皇后过去扶了,“您慢点。”

“朕就问你……雍王留下什么话了?”

什么也没留下,“各位大人正进宫呢,官家要见么?”

见!见!快拿衣裳来。

皇后看着官家这么急匆匆的走了,她慢慢的做到桌案后面,自己磨墨,而后动笔写信。她得给雍王妃写一封信,而今这么着总也不是办法。若说官家对那些大臣还有什么指望的话,她是一点也不敢那么去想的。

他们是在都城,可他们的父母兄弟族人呢?这是能舍弃的么?

做官之人,九成九都是不会带父母赴任的。父母在老家,而今各地只怕都被雍郡所辖制了。家家都有好日子的时候,他们自是忠君的。可若是家人情况莫测,他们护家人护家产之心一定在忠君之上。

所以,他们现在所求的就是怎么能有一个平稳的过度。

一定是想着,只要雍王肯接这个皇位,那一切都好说。接了皇位,他们还是大宋的臣子。不接皇位,要是自立开国,那坏了,前朝旧臣哪有好结果的?

大殿上的情况跟曹皇后预想的一样。

赵祯看着朝臣,有谏官跪在大殿上,声泪俱下,控诉他这个官家:“若非君王被宠妃所祸,焉能有今日灭国之殃。”

所以,今日之难,都是帝王的过失么?

赵祯轻咳一声,直接笑出声了,“当日雍王妃在这大殿上,无一句是说朕的过失!雍王妃的话说的很清楚,他们造的是你们的反,而非朕。朕提拔范仲淹,敦促变法,是谁一再上折子构陷范仲淹有私心,结私党。

天下之弊,朕肯的见,你们也该看的见。朕为何那般做,你们知道,雍王也知道。同样,雍王是去年才有取天下之能的么?不是!他是自来便有取天下之能,他没动。他在暗处帮着范仲淹,希望范仲淹能以变法清除天下弊端。从朕,到雍王,尽皆出于公心。可诸位,处于公心否?”

富弼叹气,君臣相互指责,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谓的宠妃不宠妃,那真是赶巧了。有没有她,其实都不影响大局。而今天下的事大了,揪住一个女人的错有什么用处呢?好似天下出了一个似妲己一般的女人,就能证明君王是昏君了,这倒是大可不必。

不管是雍王和郡主,对官家的评价都是中肯的。从来没有过多的指责君王!

事实上,士人的势力太大,换个君王变法依旧是不成的。若不是如此,雍王又何必以这样的方式呢?

这不是官家无心,而是官家或是换成任何一个君王,都无法以变法的方式办到的事。

他就说:“臣以为,为今之计是商议该如何传位。”

这话一出口,大殿里都安静了。

“朕……禅位于雍王,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