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章 升官(1 / 1)

加入书签

[[第9章 升官

“既如此,那便传朕的旨意,晋凤锦霖为两浙巡抚,册封其夫人为一品诰命夫人,这几日上就进京来领恩吧。”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凤家上下得知此事的时候,既觉得天恩浩荡,同时又觉得惹眼。  “小二如今倒是出息,还好仍是外任,若回了都城,一门三父子都在朝中任职,只怕不出半年,那弹劾的折子都要堆满陛下的案桌了。”  凤海玩笑话的说着,但其意思倒是一点都不做假。  凤锦旭经过这几年的历练,愈发的不动如山。  外祖父激流勇退,倒是给了他一些想法,刚好今日家人都在,于是他就开口说道。  “父亲这话说的实在,为保凤家的安危,儿子觉得自己也还是出都城赴外任的好。”  “你也要走?”  “嗯,外祖父也是这意思。与新帝纠葛的太深,可不是什么好事。荣耀皆为他人手中之把柄,留在都城中,也多是为世族所担忧,与其浪费大把的年华在与他人的争权夺利,不如外放去做一方父母官,真真切切的为百姓做点实事。”  听到大儿子如此说,凤海心中也明了了,对于儿子有如此想法,他也不觉得奇怪,尤其是在岳父大人也认可的情况下,更觉得不错。  只是养儿三人,如今到老了,一个也不在身边,他多少是觉得难受的。  还有夫人,若是她知道老大一家也要准备外放,气都还是小事,就怕心里挂念着孙儿孙女,放不下。  孙儿们还好,都是在书院进学,又有白家四舅父护着,出不了什么大意外。  可孙女打小就是夫人看着长大的,一下子离开了,只怕难过的很。  于是长叹一口气说道。  “外放是好事,就怕你母亲她心里头难过。”  “此事也是我要与父亲商量的缘由,还有三年,您也到年岁可以致仕了,可愿从此回归布衣?到时候儿子带着你们一同外任如何?”  凤海从未想过此事,乍然被凤锦旭这么一替,愣住了。  跟着儿子外放,也倒不是不行。  就是不知夫人如何想。  话都还没说出口呢,就见门外的凤夫人走了进来,一脸笑意的说道。  “那感情好。等老爷致仕了,咱们就跟着阿旭一起走,若他外放的地界离金陵城近,那不是更好,咱们还可以去看看小二和阿瑶。没得一辈子被困在这东都城里,整日不是和那个夫人攀比夫婿儿子的,就是和夫人们说笑首饰。没意思的很啊!”  凤夫人本就是生性豁达之人,在这都城中生活了大半辈子,如今有机会得享自由,怎么可能不答应。  文氏带着凤允洛站在一旁,也是淡笑着看向自家夫婿。  她对于凤锦旭的决定一向都是支持的,更何况离开了这东都城也好,自在些。  只是两个孩子她多些挂念,不过好在如今水运亨通,想要见面也就几日时间,倒也不难。  所以,她并未出口反驳。  三年的时间,也足够一家子做准备了。  看着家里人都如此态度,凤海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好,我儿有如此志气,为父自然不会成你的绊脚石。等年过完,那致仕的帖子,我就往上递,递上个三两年的,也总能找到接替之人了。到时候走个清清白白!”  “嗯,父亲说的是!”  一家子和和气气的就把接下来的打算商量个清楚。  他们对此事的决定还没告诉给凤锦霖和凤锦瑶呢,就在半月后接到了一封神秘来信。  凤夫人起先还觉得奇怪呢,这小二也是无聊的很,明明后日就能见到,还要特意送信来,谁知展信一看,才知道,竟然是凤锦瑶挺着肚子和定王,还有许阁老他们悄悄回来了。  如今就在定王的私宅中落脚。  “胡闹,胡闹!她那月份随时都可能要生,这种时候不想着好好安胎,还到处瞎跑!”  一边骂一边吩咐人收拾东西,她要去法华寺进香,顺便歇息两日。  如今离中秋也没几日了,所以最近去法华寺进香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也多的是,所以并未引起什么注意。  等凤夫人一行人赶到法华寺的时候,那里早早就有定王府的暗卫接头,送她们入了私宅的门。  阔别多年再回到这里,凤夫人有种唏嘘之感。  可等见到凤锦瑶的时候,那骂人的话还没到嘴边呢,眼泪就先刷刷的往下流了。  “女儿不孝,让母亲担心了。”  凤锦瑶说着就要跪下,可她如今的肚子可大的厉害,怎么能说跪就跪呢。  吓得凤夫人赶紧上前来扶。  萧庭意也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下跪给惊到,立刻扶着她的腰,深怕有什么闪失。  “你啊,都多大的人了,还这么不让为娘的省心。这种时候还敢往都城里跑,也不怕……”  出事二字深深的被她给咽了回去,深怕说出来不吉利。  见女儿一脸笑中带泪的,她也不忍心责怪了。  萧庭意出口为自家王妃辩解两句。  “岳母大人莫气了,这一路上本王都带着稳婆的,况且还有寿伯和奶娘在,无妨的。”  “他们也来了?”  凤夫人惊讶。  “不止呢,这次来的还有王爷的外祖父和舅舅舅母,咱们一家子好好团聚一次。”  说到这里,凤夫人都有些合不拢嘴了。  这么多人浩浩荡荡的入都城,就不怕被人发现?  别的不说,首当其冲的就是仁帝。  似乎是看出来凤夫人的疑问,所以凤锦瑶拉她坐下,然后开口解释道。  “我们是借了池家的快船来的,没入都城,直接来的这宅院。所以其他人并不知晓。”  难怪。  自从大晋的河渠都用了白善为的法子之后,拓宽河道不说,还增加了许多河运的船只。  有些快的一日可行千里。  难怪他们这一行人如此打眼,竟无人发现。  不得不说,这池家的本事是愈发大了。  不过,本事再大,也有定王在金陵城中压制着,所以他们如今赚五分,也要吐三分出来做些利国利民之举。  倒也没膨胀到哪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