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一章:美男,温暖(1 / 2)

加入书签

[[第六十一章:美男,温暖

宋家惠问潘冠霖:“喜柿这几天来过吗?”

潘冠霖说:“来过,就你抢救的那天。然后听说你没事儿,就走了,可见孩子心里还是有你的。”

宋家惠的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寻思了一会儿说:“我想着老三现在过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以后咱们能管还是要管的。以前的事情都翻篇了,咱们从头再来。总归她混得再差,父母还是要管的。”

潘冠霖说:“你能这么想最好了。我这些日子也一直琢磨,如果现在正常寿命是85岁,我们还有二十多年的日子可以跟喜柿好好相处。一个女孩子从小没有父母在身边,无论是什么样的大环境,父母有什么样的原因,孩子这些年也不容易。”

宋家惠说:“你给她打电话,让她安排时间过来。”

潘冠霖说:“我先去趟喜红那里,问问医生,她什么时候能够出院!”

任菲这几天一直沉默寡言,父母的生活费给晚了好些日子,亲戚同任菲的爸爸打电话还因为对方没法帮忙在老家搞宅基地,还有些不愉快了。两件事儿合并在一起,亲戚非常不高兴,对小女孩的态度也变得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其实之前彼此也没有多亲,虽然自己的亲爹和这个大伯是一爷之孙,可实际上在如今的社会关系中,这种堂伯其实关系已经很远了。按照父母的要求,一三五和六日晚上任菲都要去大堂伯家吃晚饭,吃完饭后按照父母之前的叮嘱,要抢着洗碗。可是堂伯母从来没有让她刷过,任菲心里还一直挺感激的。可是今天突然让孩子刷碗,任菲就感觉到了氛围的不对劲儿。

可偏偏事情就是这么巧,任菲刷碗的时候把堂伯母最喜欢的骨质瓷的咖啡具给摔了。据说这一套要2000多块钱,是堂伯母最喜欢的东西。任菲一叠声地抱歉,说回头让爸爸赔给他们。可这句话就炸了锅一样,让本来就不愉快的气氛更加紧张了。堂伯母说,东西有价,情义无价。把她一个女孩子放在身边,他们得担多大的责任啊?自从任菲来了新港后,他们夫妻两个几乎天天都睡不好觉.......

任菲一边说一边掉眼泪。潘喜柿摸摸学生的头,心里也是很担心,可见这个小女孩的亲戚比自己的那些舅舅姨妈要差得远。她安慰孩子说,“任菲,等上了高中就可以住校了。到时候,你和同学们在一起生活,就没有这方面的矛盾。你现在还小,一个人在新港,也不可能同他们一点联系都没有都,那样你父母也不会放心,你爸让你去他们家里吃饭,也是一片苦心。这个事情交给老师来处理,你回去好好学习,喜喜还盼着你呢!”

这一天,潘喜柿从任菲那里要到了她大唐伯家的电话,然后提前联系了一下,当晚就拎着东西去家访。是的,潘喜柿就像是拜访客户一样,买了一盒橄榄油和一个果篮拎着去了任菲的大堂伯家。这个地段的房子单价非常贵,但是这种老破小,一般面积都不大。任菲住大只有20多平米。任菲堂伯家是个两室整体也不过50多平米,一家四口住起来很拥挤,而且看起来很多没用多东西也都舍不得丢,一看就是过日子的老百姓家庭。

老百姓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两个孩子的普通人家,在金钱上斤斤计较可以理解。潘喜柿表明自己是按照学校的规定会定期去学生家里家访,尤其是任菲这样外地的学生,学校会更加关注一些。潘喜柿把任菲在班里的情况夸成了一朵花,尤其是注意到这家人中有个还在念小学的老二,她更是把榜样的力量说得天花乱坠。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讲,家里如果出了一个学霸,整个家庭的磁场也是不同的。实验证明,同一环境下的孩子,出学霸的可能性会更大。”

果然,堂伯和堂伯母的脸色好了很多,看着一边默不作声的任菲也忍不住夸奖起来。任菲懂事地说以后可以给小弟弟默写,不会的题都可以来问自己。其实这些话,任菲以前都说过,只是亲戚们并不上心,而且也没觉得任菲真是一个能给自己儿子做榜样的大姐姐。一个外地来的小丫头,怎么可能比自家从小在大城市精心培育,见过世面的孩子强呢?

所以有些事情,就必须从父母或者老师的口中说出来,才能让人信服。这个道理没人比潘喜柿更了解的。所以任菲的父母不在身边,她这个老师就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来。成年人可以要强,可以自愈,可以无惧任何伤害。但是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永远都是弱势群体。如果一个社会要求孩子受到伤害后反省自己,默默承受,孩子迷茫无助的时候要靠自己坚强独立走出困境,那是社会的悲哀。

临走的时候,堂伯母一叠声地表示,头一次听说老师给学生家长买东西的,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潘喜柿表明自己离这里住的不远,有事情可以让任菲随时来找自己。

在坏人面前,亲戚是孩子的后盾,可是父母不在身边,只有亲戚环绕的小孩子,在亲戚面前,老师也会成为孩子的后盾。

回到家里,潘喜柿发现自己感冒了。嗓子像冒了烟,浑身像是被碾压过了一样。今天新港突然变天,7级的大风差点把人吹飞了,她为了看上去体面职业,没有穿羽绒服只穿了一件当年钱多时烧包买多名牌大衣。

如今的潘喜柿一点也不现实,只是社会太现实了,想要以任菲的老师身份替孩子站台,她必须要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有钱人啊。

半夜里,尚云轩听到楼上的小狗汪汪叫个不停。他等了一会儿,越听越不对劲儿,凌晨三点半,飞奔上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